4月20日下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感染免疫高峰论坛(2023年度)”上,做了题为《新冠二次感染》的演讲。
张文宏介绍称,数据显示,如果新冠病毒发生变异,6个月后会慢慢出现二次感染,一般规模不大,但如果下一波病毒的变异有效突破了人体为对抗前一波病毒而形成的免疫屏障,第二波就会形成感染高峰。张文宏也特别强调,应对新冠二次感染,需关注脆弱人群,不断地监测、预警,做好药物储备,对任何变异株的到来做出快速反应。同时,张文宏建议脆弱人群在6个月以后(再次接种疫苗),二价苗和一价苗都可以。
据公开媒体报道,演讲结束后,张文宏回答了现场嘉宾就新冠病毒相关的问题。张文宏回应了关于新冠变异株XXB以及新冠病毒是否会流感化等问题。
张文宏表示,目前中国存在的几个新冠变异株主要是BA.5、BF.7、XBB。XBB在美国流行的毒株中占90%,在中国香港占50%,接下来在中国大陆的占比也会逐渐上升,“它会把有效的中和抗体的保护时间缩短,从6个月缩短至4-5个月。但中和抗体仍然具有保护作用,在感染后6个月时,中和抗体的保护率仍然有50%。”
另据张文宏介绍,如果XBB以后,没有新的病毒变异株出现,未来可能就会看到低水平的、反复存在的“流行病”;但如果在XBB以后,又不断有新的变异株出现,就又会有一波新的感染。“毒力最强的毒株在哪里,我们不知道。”张文宏认为,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否会流感化,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张文宏还建议市民仍需进行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的储备,并建立起可以在48小时内及早治疗的模式,让市民可以就近到社区卫生中心测抗体或抗原,给予相应的药物。